5G与AI深度融合会为我们带来哪些改变

      近几年,科技界有两大领域越来越热:一个是5G,一个是AI。两者都是能够改变时代的颠覆性技术。目前,5G网络标准已经完成,5G产业处在商用冲刺阶段;AI方面,业界普遍认为,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继蒸汽技术革命、电力技术革命、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之后的又一次科技革命,而AI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推动技术。




从AI+5G,到AI×5G

早在今年9月,为了探寻5G与AI之间的聚变关系,英特尔聚集了业界专家学者,抢先对5G和AI的未来进行了一次专家座谈会。这个被称为“THE NEXT下午茶”的座谈会旨在探讨人工智能、自动驾驶、5G等前沿趋势,为产业的未来提供思想动力和实践指引。

5G和AI,已经是不可逆的未来,也代表着两种革命,从包括英特尔在内的巨头们大力下注就可见一斑。某种意义上说,5G是万物互联的基础,AI则是实现万物智能的工具。在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看来,5G和AI已经处于进化中,5G网络作为基础设施,已经从为人服务到转变成为物服务,AI也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解决方案,而是一个工具。

如何结合这两个核心技术是可以发挥很大想象空间的事情,两者交汇能形成交替上升的趋势。比如,在灯光秀中被称为“空中烟火”的无人机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,得益于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高可靠的网络,无人机可以构造出群体智能的能力,不只是创造性的表演,也可以应用于搜救、快递等多个领域。

“AI和5G两场革命,不是简单地把它解放,而是能把它盛放,最好能形成一个交替的去上升的一个方式”,宋继强表示,AI和5G不只是一个加法,而是乘法,甚至可能是幂次方的关系。因为当AI可以在细微处发挥“自能”作用的时候,再搭配5G,开启云连接,一定可以大开脑洞,产生无限可能性,并且会一步步叠加,形成持续的创新。


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尤肖虎教授认为,想要实现真正的网络自能,也只有AIx5G,这是考虑怎么样把AI技术用到5G,以解决过去不能解决的问题。

那么问题来了,如何从现阶段的AI+5G演变为AIx5G?

这就不只是在现有的体系构架上引入AI,而是要考虑真正把体系构架设计成本身具备AI特征的样子,实现自能。真正的自能化的网络应该像人脑一样,去分布式、忽略性的,不用“best effort”,而是够用就好。

对于如何实现5G网络的自能,英特尔中国区通信技术政策和标准总监邹宁总结为三个阶段:

运营商需要网络转型,采用软件定义基础架构,让AI的算法发挥作用,根据外部环境自动调整网络的架构;

智能化,体现终端方面、不同的网络设备方面,通过一些数据进行训练,产生出供决策的建议;

真正自能的阶段。

5G之所以想要AI,不仅仅是因为要实现自能的目标,而是运营商网络复杂度越来越高,运维、网络建设成本都大大增加,数据、用户流量爆炸性增长,现有的网络设备没办法满足用户的数据爆炸,而AI可以部署到5G网络里面不同的端,实现满足本地局部用户需求和网络运维资源管理的不同功能,用AI来做数据分析,就给5G应用带来了无限可能。



安防终端智能大放异彩

智能安防作为我国物联网应用最早的行业之一,致力于实现终端产品智能化一体化,使之能够连接无线传感,并通过互联网传输报警信息。端侧人工智能算法具有即时响应、可靠性提升、隐私保护增强,以及高效利用网络带宽等诸多优势。AI×5G技术在安防终端侧的应用正在走向融合,并逐渐成为带动新一代技术革命的“发动机”。

未来所有与安防安全相关的传感器都将实现互联,当前所提及的智慧社区、智慧家居或其他智慧新概念,尽管还是浅层次的连接,但其在应用落地过程中,都必须依靠5G技术得以连接。

以智能家庭中安防摄像头为例,智能摄像头能够在终端侧对视频内容进行本地化分析,无需等待网络和云端之间来回传输数据,响应速度会更快;而5G网络的加入将使得它与其他系统配合得更好,有用数据传输到云端的速度也将加快,一些中小型企业、商铺老板以及家庭用户,可以借助智能终端实时浏览家庭或商铺终端摄像机高清图像,还可实现远程控制、存储录像、抓拍图像等,随时掌握所关注区域的动态。

此外,终端侧AI×5G的进展将对开发近乎自然语言的声纹生物识别技术至关重要。人们习惯于会话过程中的快速响应和无缝交谈。因此,自然语音交互应该具备用户体验上察觉不到时延。机器终端借助AI和5G技术,与人类进行语音交互时将更接近于自然对话。





无人驾驶领域实现新突破

汽车只是一个智能节点,它会与智慧交通甚至智慧城市的AI通过5G进行连接。汽车的行车路线规划、时速、启停均可受到智慧交通的AI统一管理。车辆传感器会将行车过程中的路况信息及时与智慧交通AI进行同步。当有紧急或意外情况发生时,车辆AI主动进行控制,同时向智慧交通AI实时进行汇报,以便等候进一步的处理指令。而智慧交通AI则会向其它相关自动驾驶车辆进行信息同步,并产生进一步的自动控制。


“这些端对端连接的数据,不能通过手工处理,而是要用自动化的方法处理,就需要人工智能的充分利用。从数据的筛选、优化、过滤到网络设计的灵活化、软件化,都需要人工智能的运用”,邓志东认为。

他同时分析道,人工智能有两层端到端,一层是输入端到输出端,这需要深度学习神经网络,实现检测、分类、感知功能,另一层端到端是边缘端和云端。从后者角度讲,它解决了连接问题。但从自动驾驶的安全性上来看,连接不能是闭环的,一定要实现边缘端的局部自主。这样自动驾驶可实现边缘端和云端的两边同时赋能,既有数据能力十分强大的云端做支撑,又有局部自主计算的边缘端支持。

“5G一定要在人工智能的基础上,解决适用性和自主性的问题,因为它是一个工业性的应用场景,5G的基础加上人工智能,有可能变成6G网络,自动驾驶就会变得更好了”,他总结道。

“AI”让“5G”更自能




“5G”让AI更无处不在

当前运营商网络复杂度越来越高,数据的流量呈爆炸性的增长,用户流量爆炸性增长,现有的网络设备没办法满足用户的数据爆炸。因为网络复杂度增加,运维、网络建设成本都大大增加了。尤其5G不仅是连接人与人,而且是连接物与物,现有的网络维护和管理方式还是人工干预的方式,已经没有办法适应5G时代网络的需求。

因此5G需要“自能”化的管理。自主的进行连接路径选择、自动的进行网络连接健康状态分析,甚至是对已知故障自己进行修复的能力等等。利用AI的自主学习、数据分析等技术特长,赋予5G“自主”、“自能”的能力。

AI赋予5G自能,而5G则赋予AI更加广阔的连接。

5G从边缘到云端的连接是迄今可以遇到的最理想的连接。通过5G的连接,将决策、规划部分放到云端处理,从边缘端到云端加倍赋能,让AI的算法有能力提取出相应的关联并提升自己;个体得到提升之后,通过5G网络和云端大脑,能力将快速分发到其他个体。

也就是说,AI与5G结合之后,机器将产生类似于群体智慧的能力,对整个社会带来价值。也将催生网络本身自适应能力的要求,这是一个互促式、螺旋式发展的新机会。

5G是万物互联的基石,AI是万物互联网的助推器。二者作为新时代的生产力,将带来整个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产力的提升。两者相加,互相作用,AI将使能于5G,优化5G网络,推动5G落地。具备AI属性的5G网络,是自能的网络。5G同样是使能技术,改变生产方式、改变社会生活,让AI无处不在。5G作为新的基础网络设施,不单为人服务,还为物服务,为社会服务。5G的连接能力,将推动万物智能互联。但AI和5G不会只是二者相加,未来的发展更多是AI×5G。







注册未讯账户,即刻享受多款产品套餐

在线客服
客户服务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客服电话:400-0088-390
客服邮箱:wxkf@vcinfo.cn
在线时间:周一到周五 9:00~18:00